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宫桂桐 韩志勇:石氏家族兴衰史(下)
2025年04月24日 作者:信息科

        六石氏家祠与万兴公的兴废

        清道光三年(1827),石氏宝字辈的人商量析产另炊。首先经过决议在土地中拨出静海南泊地四十八顷,子牙河北花尖子地九顷六十亩和河南包括茔地及其附近二十余顷,作为永久性的祭田,此外还想再拨一部分现银修建祠堂。三门石宝苓主动提出,在他初步协议分得前大街东口约五千平方米宅基地里,从东南侧划出十分之一的面积,作为修盖祠堂之用,将来建筑全部费用也由三门自己承担。后来修建天锡堂住宅时,同时也修建了大祠堂。并请山东著名书法家王垿题写了“石氏家祠”刻成金字大匾,悬挂于祠堂大门之上。院内祠堂迎面是七级石阶的大月台,檐下六棵抱柱,一排五间两进的大厅里,两旁是三牲肉杠、五张供桌。中间正面神龛供有历代石氏宗亲牌位,下列石衷一、石万程、石献廷等夫妇神主。其余四张供桌上,各有二层楼式木雕神龛,按厢左昭右穆方式排列,作为四门从宝字辈起安放神主之用。屋顶上悬有四个两米多高花梨木细雕的大宫灯。这座祠堂总计花费白银五万多两。不过后来除宝字辈神主进入龛中奉祀外,只有天锡堂石元熙、石作云、石作瑞等夫妇进入祠堂,其余各堂元字辈以下的神主,大多存于自己家中设龛供奉了。

        祠堂也是过去管理全族男女实施家规的机构,公举族中辈份大、年纪高、有威望者为族长,掌管祭田公产的全部财务收支。凡本族子弟有损全族声望、辱没门第的非法行为,都可利用族规,在祠堂召集全族人等,动用家法(棍、板、鞭等刑具)严讯审问,也可以族长名义送官究办。对族人内部纠纷,实行公断仲裁,确认婚姻、立嗣继承,是否合乎族规等。

        历代族长有:石宝善、石宝珩、石元勋、石元俊、石元士、石凤文等。

        祠堂建成后,公议祭田由四门尊美堂总管账目财务开支,各大门轮年协助分管,支出由族长批准,立名为万兴公记。财务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土地租金,用于常年修理墓园、清明祭扫集会、一年四季祠堂家祭、族中子弟遇有天灾意外事故与婚丧嫁娶补贴以及族人义塾读书费用和其他有关公益事项开支等。余款累年积存到相当数目时,四门仍可均分,若有亏欠不足也由四门摊补。如光绪四年(1878)年成立祟文书院于文昌阁,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之后设立保甲局、支应局,清末废科举后建立第二中学学堂,均由万兴公记承担了一大部分捐助款项,就这样延续到抗战以前。民国八年(1919),石元士死后,族长一席由敦厚堂石凤文担任,此时石氏家族大部趋向没落,有些子弟不事生产,又有吸鸦片等嗜好,都想分掉公产,缓解穷困。再加上军阀混战,地方旱涝,收租不齐,年有亏损,一切祭祀等陈规旧矩,逐渐无人操办,终于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天锡堂石文光拆卖祠堂以后,各大门认为万兴公记已无存在必要,公议将此公产分掉。于是各门都请出律师,作为监督分产公证,长门福善堂和二门正廉堂请出律师张德良,三门请出律师乔蓬仙,四门尊美堂请出律师周乾济,组成—个依法分产机构,并在天津南市大兴旅馆包租了几间房子,作为办公联络地点,还在聚华戏院包了两个常厢,一些没落子弟住在那里,帮着处理财产。三个律师每星期会面一次,有问题研究洽办,大约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才将全部公产变成现金,除去食宿、听戏、差旅以及律师办公费用,只剩余三万元左右,由律师监督各门开据具领。至此,存在115年的万兴公记就宣告解体了。

        七石氏祖坟的风波

        石氏祖坟坐落在南运河南岸,马庄下坡处,占地八十亩,从迁入杨柳青以后的四、五代人都葬于此。只是以尊美堂、裕德堂、怀德堂大小三支另建坟地,其余各支仍在这祖坟中顺序埋葬。解放以后的1952年2月,以石衡普、石毓铎、石仲黉(hóng)、石丰年、石周恒等,代表石氏合族七十余户,向杨柳青镇中心街政府备案,声明此坟地为石氏合族之公产,不属于石姓一、二人及外姓所能认领之土地证,并在四、五、六街政府口头声明在案。

        1958年以后,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石家一些平日饭来张口,钱来伸手的后裔公子哥们,没有一技之长,什么都不会做,就想在祖宗的坟墓上打主意。首先燕怀堂石毓鑫,他原是由石氏从亲戚曹姓家抱来的养子,先从盗取自己父亲棺木的殉葬品中尝到了甜头,又因天锡堂这一大门已后继无人,石毓鑫就雇工挖他家坟墓,当他刚挖到第一座坟时,被燕庆堂之石椿年闻悉,把石毓鑫扭送公安机关,结果以盗窃他人坟墓罪判处徒刑三年。然而石椿年却从石毓鑫事件中得到启发,经过思考,为做到盗坟合法化,他串通了一个姓胡的生产队社员,大造舆论,到处宣传说石家坟地要征用,所有坟墓一律限期迁走,并由他出头,派人往各门家族后裔送信,说明如无人或无力者,石椿年可以代迁。这时只有尊美堂石承业听到消息,租用了运输场平板大车两辆,将其曾祖石宝珩夫妇棺木,托石丰年护送到南马集公墓,购穴安葬。还有聿修堂石元辉夫妇棺木,由其女儿迁移至铁锅淀西北义地。其余后裔无力者或与石椿年合作,挖掘伙分殉葬品,或托石椿年一手包办,将原棺木打开,取出贵重的殉葬品,将尸体改殓薄板小材内,拉往北郊铁锅淀西北义地埋葬。其无主或接信不来的,均按无主坟墓,由石椿年雇工挖掘,就连族中上三辈老祖(石衷一、石万程、石献廷)坟墓也未幸免,前后挖出完整不朽的棺木计一百二十余口,有的直接卖出,有的雇工刨去漆皮,当新料卖掉。从1959年起至1961年止,三年内全部清理完毕。天锡堂一门较其他富有,棺木二十余口,殉葬金翠饰品亦很丰厚,身下的土星钱,每枚重一两,均为他一人所得。石椿年被这些黄金珍饰冲昏了头脑,挥霍恣纵,到处逞豪华,摆阔气,许多帮闲的狐朋狗友,常在一起吃喝,每餐消费不下一、二百元。这时他的始祖石衷一的骨殖,已拣来放在卧床下很久,据他说要买个白瓷缸子装殓埋葬,但后来白瓷缸子也没买,骨殖也不知去向了。

石万程夫妇合葬墓碑

        他把从棺材里掘出来的金银财宝等殉葬品,装在一个布口袋里。他的宝贝儿子没事就拿出来摆弄着玩。后来不知是受了众多死尸细菌病毒传染,还是其他原因,就突然得了瘟病,死在去医院的路上。此外,还有许多族中子弟和坟中死尸沾边的亲族,就以不知道信息为名,找他索要金饰等殉葬品和旧棺木。有他不敢惹的,就分润一些,老实懦弱的,他就不理或拖延。因此也常常争吵不休。等坟墓全部清理完毕,他的钱也就花光了。昔日那些帮闲的,一看他口袋里没钱了,也就都不再见面了。只有族中人还不断找他要这要那。亏心生暗鬼,他自己和别人说:“我常常做恶梦”。说他父亲就和他幼年在外边惹祸回家一样,叫他罚跪,他爷爷也用烟枪打他,“还有很多妇女找我要账”。就这样,他白天和族中人们斗,夜间被恶梦缠,终于在1962年一命呜呼了。

        至于石毓鑫呢,刑满释放出狱,听说石椿年得了那么多金饰物品、大棺材,他贼心不死,又偷偷地到铁锅淀去将聿修堂那两口棺材挖出撬开,窃取了金宝饰品。后被本主家属知道了,石毓鑫二次入狱。

        说到这里,石氏家族的偌大家业,正如“红楼梦”中那句话,“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石氏家族久居杨柳青,历时二百多年,曾显赫一时。而石家的全部财势,终于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浪潮中消亡了。它像许多的封建家族和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一样,经历了它的发展、兴盛、衰落的各个不同时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这个家族自身发展的必然。(完)



作者:宫桂桐 韩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