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生活在新疆伊宁市的赶大营杨柳青人后裔2002年10月6日下午在伊宁市政协举行座谈,畅叙先辈赶大营进疆艰苦创业的经历。伊宁市政协主席林松年出席座谈会并对《今晚报》“赶大营寻踪”报道给予高度评价。
清政府在收复伊犁的次年(1884),决定设立新疆行省,省城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并任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惠远的政治中心地位被迪化取代,蜂集惠远赶大营的杨柳青人也逐渐散布到包括宁远(今伊宁)、绥定(今霍城县水定镇)在内的“伊犁九城”中。
原伊宁市工商局局长、赶大营杨柳青人后裔杨俊甲得知《今晚报》“赶大营寻踪”采访组将到伊宁的消息,提前数日就与生活在伊宁市的杨柳青人后裔取得联系,并向伊宁市政协汇报了有关情况,取得了市政协的支持。记者抵达伊宁的当天下午,座谈会就如期举行。参加座谈者近20人,几乎全是70岁以上的老者,他们多为赶大营杨柳青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至今仍在说杨柳青话。
座谈会的气氛十分热烈,有的人不顾年老体弱,听说老家来人采访,让晚辈们搀扶着赶来参加座谈;有的人回忆到先辈创业的艰辛,竟至泣不成声;有的人则积极为记者提供有关资料和线索。另外,听记者介绍了杨柳青和天津市近年的巨大变化,老人们无不欢欣鼓舞。伊宁市政协主席林松年最后总结说,杨柳青人对伊宁市的历史贡献非常大。此次《今晚报》到伊宁市寻踪采访,对于伊宁市赶大营文史资料的发掘,促进赶大营研究等都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今晚报》2002年10月7日晨新疆伊宁专电)
(2002年10月7日《今晚报》第2版“时事”)
作者:赵宝起 王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