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七、世代建设新疆
进入21世纪,在新疆的赶大营后裔已经有第七代人出生,约60余万众。这些以杨柳青人为主的大营客,从清代到今天,一代又一代扎根新疆,为新疆的发展、稳定和繁荣贡献着聪明才智。在这漫长的152年中,出现一大批佼佼者,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仅举几例。
新疆曾经因商贸发展迅猛而导致铜钱短缺,造成市场找零不便,从而油布钱帖应运而生,解决了第一次金融危机。殊不知,正是油布钱帖又带来市场动荡,导致第二次金融危机。商家做油布钱帖,都想控制市场生意,在钱帖上印制自己商号字号,限制只能在自家商号消费,造成流通不畅。官府为此事很头疼,不知如何能彻底解决。安文忠深知其中因由,新疆每年有朝廷协助饷银,源源不断注入新疆,而找零用的铜钱还是若干年以前那些数量,因此导致银多铜钱少,使得银贱铜贵。天津则相反,天津有官钱局,每年都出产大量铜钱投放市场,而白银却一年比一年减少,因为大量白银都赔款流入西方列强国家了,所以银贵铜贱。在天津,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500文铜钱,而在新疆,一两白银只能兑换800文铜钱。正常年份应该是一两白银兑换1000文铜钱。官方听取安文忠建议,委他为官钱局总办实职,去天津兑换大量铜钱,运进新疆后彻底解决了金融难题。伊犁将军长庚下令彻底收回所有钱帖并销毁,并保举安文忠为甘肃候选知府,赏顶戴花翎。安文忠由纤夫改做货郎,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也成为津商中唯一一位“红顶子商人”。
伊犁将军府后花园的亭子
杨柳青镇南有个大沙沃村。1900年,参加过义和团的村民孙润璋离开家乡,奔赴新疆求生存。孙润璋在新疆站稳脚根后,将妻子和子女都接到新疆。谁知好景不长,孙润璋的妻子和大女儿相继因病去世,他带着一群孩子在达坂城艰难度日。1934年秋,马仲英匪帮进犯新疆,达坂城首当其冲,孙润璋战死。是时,孙润璋的长子孙国政已经以优异成绩被新疆省政府选中,保送到德国柏林留学。在留学期间,孙国政有幸与包尔汉相识并成挚友。毕业回国后,孙国政被委以重任,到玛纳斯县任财政局兼税务局局长。因工作成绩卓著,他很快又被提升为塔城专区财政局兼税务局局长。毛泽民(化名周彬)主持新疆财政税务工作,对孙国政的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的高尚品德大加赞赏。当他得知孙国政以一人工资收入养活八口之众的生活因而造成负债累累时,十分感动,当即决定对他破格照顾,并设法替他还债。后来,孙国政又被派到和田专区任财政局兼地方税务局局长,管辖墨玉、洛浦、于田、且末、若羌五个县的财政税务工作。这些地区刚刚平息马虎山匪军骚乱,财政税务混乱不堪。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艰苦努力,和田财税工作终于走上正轨。孙国政养活着四个弟妹,都已渐渐长大,超过或已到上学年龄。为使弟妹都能上学受教育,孙国政请求回乌鲁木齐,并很快得到批准。然而,回程路费却成了问题,因为,他这个财政局长兼税务局长无分文积蓄。后来听说,由和田出发沿着玉龙喀什河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一条捷径小道,乘马骑驴只需二十余日便可到达库车。这样不但缩短了路程,而且可节省大笔路费。于是,孙国政不顾沙漠荒无人烟、原始森林野兽出没的危险,毅然决定走沙漠小路“死亡之海”。同事和众多维吾尔族朋友深知孙局长手头拮据,为他联系最熟悉路况最有经验的维吾尔族驮夫带路。
孙国政多年积劳成疾,不幸患骨结核症,卧床治疗达三年之久,医疗费用入不敷出,只有变卖衣物或靠亲友帮助。在此期间,毛泽民和时任新疆联合政府副主席的包尔汉都去看望和周济。孙国政离世时,包尔汉主席竟在人前忍不住大放悲声。包尔汉亲自将一大叠钞票送给孙家,孙妻谢绝,包主席阻止说:“令兄的为人与品德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我都很清楚,勿再推辞。”并让孙家写救济申请,要求政府给予抚恤。
孙国政是一位别样的大营客,他一生短暂,但为新疆留下一抹彩虹,大公无私、奉公廉洁的精神,深远地影响着后世。
孙国政遗照
2017年4月23日,采访新疆天朗服装设计制作公司总裁韩宇龙。
韩宇龙,祖籍杨柳青十五街,是赶大营第四代。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拼搏几年后成立新疆天朗服装设计制作有限公司,聘请高级服装设计师设计工装、校服、运动服,设计适合酒店、宾馆、厨师、保安等各类专业服装。通过精心打造,他四面出击,推销产品,终于打开大市场,并一步步做大。天朗品牌服装逐渐敲开新疆电力公司、新疆消防总队、新疆油田总公司、新疆联通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大门,一张张订制服装的大单向他飞去。之后,他学习先辈大营客,将生意触角伸向中亚和欧洲,先后打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家。
韩宇龙在服装制作车间
蔺青是天津人,新疆天津商会会长,也是天津新疆商会会长。作为津商中的出类拔萃者,蔺青在充分了解杨柳青人赶大营波澜壮阔的历史后,被久久感动。他终于接受新疆和天津两地相关领导的建议,下定决心,勇于担当,立志成立新时期的新疆天津商会,重振津商,再铸辉煌。
2010年9月3日,新疆天津商会成立,蔺青荣幸担任第十任会长。
清朝退位前夕,津帮商人在新疆商界已经形成大气候,并于1911年4月成立新疆天津商会,首任会长是杨绍周。在那之后的数十年中,先后选出9任会长,至抗日战争爆发,商会停止活动。停滞70余年后,蔺青于2010年被推选为第十任会长,由赶大营人创办的新疆天津商会这杆大旗又重新树起,其意义非常巨大深远。赶大营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赶大营的精神也得以继续弘扬发展。
商会成立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亲笔题词:祝贺新疆天津商会成立,望继承“赶大营”精神,在津疆两地发挥好联系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和天津的发展作出贡献。
蔺青是商界奇才,不光胆识过人,而且胸怀远大,他为自己确定的经营理念之一便是,“海纳百川,合作共赢”。有如此宽广包容的胸怀,有这般气吞山河的魄力,蔺青无法不做大事,也无法不做成大事。因此,仅在一年半的短暂时间里,就有100多家企业、300多个个体会员汇聚在新疆天津商会这杆大旗下。
蔺青(右三)在座谈中
蔺青在新疆的投资四面出击,有房地产、商业地产、矿产、农业、酒店,还有投资公司,总资产已经过百亿。他创建的新疆世纪金马投资有限公司,先后吸纳1500多就业人员,并接纳下岗待业者600余人。若算上他投资的所有项目,其用工人数更是可观,有力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蔺青不忘大营客“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在新疆为社会做过很多善事,向新疆红十字会、冰雪灾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达400余万元。
乌鲁木齐有个儿童村,里面有24个维吾尔族孤儿,蔺青带领会员常去看望他们,送衣物和学习用品。教育援疆更是蔺青特别关注的,蔺青带领商会成员向新疆和田地区一次捐赠双语教学电子软件产品和幼儿教育设备,就达210万元。“富则兼济天下”只是赶大营先辈遗留下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被蔺青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
八、说文化议精神
“赶大营”是一曲抗击侵略、收复新疆的壮歌!战胜艰险的悲歌!是开发西北的先声,也是一曲弘扬民族精神的高歌!
世上本无“赶大营”,是杨柳青人硬生生闯出这条路。这条路步步荆棘,处处艰险,生死难料,命悬一线;这条路也是黄金大道,充满诱惑,最终被大营客打造成商业帝国,创造出商贸奇迹。这一事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那就是“赶大营文化”!这一事件孕育出一种精神,那就是“赶大营精神”!
若问“赶大营文化”是什么,就是那些赶大营人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赶大营文化融入在民族团结的故事中,融入在“百艺进疆”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在种植技术、建筑、服饰、戏剧、歌舞、音乐、绘画方方面面。尤其儿童游戏,是从幼年开始深入人心,进行文化交融。汉族儿童与维吾尔族儿童生活在一起,把两个民族的儿童游戏如推铁环、打尜、玩羊骨等都融合在一起共同享受乐趣,这就是不知不觉的融合。长大后的两个民族儿童会永远怀念儿时的游戏,一直到老。文化的互相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能产生强烈的民族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若问“赶大营精神”是什么,君不见,沙漠戈壁有胡杨林。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胡杨树的这种顽强拼搏精神,这种与恶劣环境抗争的精神谁配?唯有赶大营者才配!天地造化的胡杨,离开沙漠戈壁不行,放在江南水乡的福窝里出不来,唯有大风狂沙,干渴无比,阳光暴晒,方显英雄本色。大营客与胡杨树一起,冷热不惧,寂寞不惧,风沙不惧,死亡不惧,只为一个目标,使自己强大,使自己成林。这就是赶大营精神!当然,作为血肉之躯,大营客还有与胡杨树不同之处,那就是,他们爱国爱乡,他们懂商道有商德,他们更知道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他们“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有宽广胸怀!
作者:晨曲